近日,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团队一周内完成了4台超高难度肝胆手术,其中包括:2例肝移植手术、1例高难度肝门部胆管癌手术、1例胆囊癌手术。
五天两例高难度肝移植手术
近日,哈医大一院器官捐献协调办公室(opo)先后接到两通电话,分别是外伤后的张先生(化名)的家属和脑出血的高先生(化名)的家属打来的,张先生和高先生都已在生命垂危之际,按照两位病人的生前遗愿,愿意捐献出自己的肝脏,挽救他人生命。
面对两份大爱的奉献,哈医大一院肝移植团队决定将张先生和高先生捐献出的肝脏分别移植给两位患者。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成功将其匹配给两位终末期肝病病人,使其获得生的希望。
陆朝阳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麻醉团队及手术室团队、opo、省红十字会、输血科、超声科、病理科、icu、护理支持中心等辅助团队精诚合作、勠力同心,五天内先后完成两例肝移植手术。每例肝移植术前,为了表达对器官捐献者大爱无私的敬意,在省红十字会和器官捐献办公室的庄严见证下,整个移植团队向无私奉献的肝脏捐献者致以最深切的感谢与沉痛的默哀。
据主刀医生陆朝阳教授介绍,近日完成的这两例肝移植从技术层面也并非平常。其中第1例接受肝移植的病人,等待肝源期间已经检查出门静脉血栓,这种情况对于肝移植手术来讲无疑增加很大的难度,也是对移植团队技术、应对复杂病情的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考验。第2例接受肝移植病人,术前因肝癌做过四次介入治疗、tips治疗等,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最终不得已选择了肝移植,期望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他先前的四次治疗过程均通过动脉入路、门静脉入路完成,术中的动脉吻合和门静脉吻合无疑为肝移植手术造成很大的困难。该病人曾周转多家单位,最终慕名来到哈医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求医。
陆朝阳主任带领的移植团队经过10余年的磨合和手术经验积累,已经对此类病例的手术有很大程度的把握和信心。经过团队术前多方面分析评估,最终制定周详的手术计划。通过精细熟练的手术操作、肝移植团队多学科紧密合作,两位移植病人术后恢复很好,目前即将出院。
七旬癌症患者求诊!团队精准实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力挽狂澜
完成2例肝移植后,团队的医生们已经很疲惫,但是病房还有2例非常复杂的手术病例亟待完成。其中一例是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人、另一例是胆囊癌的病人。肝脏外科团队的医生们简单的休整后,随即又充满活力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第3例病人李大爷(化名),现已72岁,罹患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已经侵及肝总管、左右肝胆管分叉及肝内胆管,辗转多家医院。经多方打听,找到陆朝阳主任寻求帮助。住院后,经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及化验,确定了李大爷所患为iv型肝门部胆管癌。对于这种疾病,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根治手术被认为是除了肝移植以外肝胆外科领域最复杂的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患者年龄相对较大所以手术耐受性差的原因,模拟了多种手术预案,最终按照术前规划,团队为李大爷做了右半肝切除 肝尾状叶切除 肝门淋巴结清扫 胆肠吻合的手术,彻底解决了病痛,李大爷现已痊愈出院。
腹痛久拖不治竟成癌!团队刀到病除解决患者病痛
另一例罹患胆囊癌的陈先生(化名),就诊前他经常肚子疼,但是他一直没有在意,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陆朝阳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根据胆囊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证实,认为陈先生所患的并非简单的胆囊炎、胆囊结石,并以胆囊占位收治入院计划行手术治疗。胆囊癌被称为“沉默杀手”,最可怕的在于其发病隐匿、容易被忽视,然而确诊胆囊癌后,其手术难度较胆囊切除手术会复杂很多,往往需要切除邻近的部分肝脏并清扫可疑的周围淋巴结,方能达到根治的目的。陆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团队的默契配合,成功为陈先生切除了肿瘤(术中病理证实为胆囊腺癌),并进行了规范、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的陈先生恢复很好,现已出院。
肝脏外科近年来在陆朝阳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克服医生短缺的困难,不断冲破肝移植手术的技术壁垒,不断挑战肝胆外科所有高难度手术的高峰。一周内完成4例超高难度肝胆手术,离不开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团队的勠力同心,更离不开团队精湛的技术和对医者仁心的执着追求,团队有力量、更有决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新的力量的精神!